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360、sogou等浏览器请切换到极速模式,或升级您的浏览器到        更高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关闭

新闻

首页 > 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专访】国际班学生张辰:初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文 赵倩

联合国是个大家庭

初到曼谷的张辰觉得,曼谷是一个很具包容性的城市。在那里,他经常忘记自己是外国人,因为好像大家都是外国人,不同文化的融合,让这个城市显得那么友善。

张辰很快就适应了泰国的生活。第一天上班,他发现办公室的同事们几乎可以组成一幅世界地图了!这种完全国际化的氛围是他对于联合国的最初印象。张辰在联合国的工作并不神秘,主要是负责协助UNEP亚太区域办公室的一个危废项目。这个项目建立在巴塞尔公约下,主要目的是打击亚太地区危险废物和化学品的非法越境转移。虽然他已经上过“固体废物管理”这门课,但是实际工作起来,却发现将课堂理论应用于实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张辰常常需要额外阅读大量的材料和文献,来补充自己的知识。这些阅读让他对于固体废物管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收获了不少在学校接触不到的信息,极大地扩展了眼界。

在联合国工作,语言能力很重要。作为一个国际性组织,英语是唯一的工作语言,语言不过关就很难进行正常工作。其次,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快速的学习能力。在这里,每一个官员有自己负责的领域,通常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他带领的顾问和实习生的工作内容也和该领域高度相关。在实习期间,张辰经常要翻出 “固体废物管理”这门课的课件和书本进行学习。通过各种手段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然后马上应用到工作中去是常有的事情。

和同事们交流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张辰来到UNEP的第一天,主管就对他说,因为实习生是无薪的,所以他们有义务去解答实习生所有的疑惑。UNEP的同事都很热情,总在他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张辰说,在了解了整个系统后,他也很愿意将这种帮助传递给后来的实习生。“咖啡文化”是一个认识朋友的好机会。每天的午餐过后,大家总喜欢去楼下的咖啡吧坐一下,聊聊天。只要那个桌子有空位子,你就可以过去坐下,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就可以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事天南海北的聊起来。有的内容很轻松,大家聊一聊各个国家的文化。有些官员会谈起他的一些工作内容,以及自己是如何申请到联合国的职位。如果你想在以后在联合国找一个正式工作岗位,这些经验都是非常有用的。

无私奉献更能体现人生价值

张辰发现,在UNEP的中国人并不多,应该说是很少。UNEP在曼谷设置了亚太区域中心,中国虽然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家之一,但在这个系统中工作的中国人相比其他国家要少很多。张辰觉得这也许和一个国家的教育氛围有关。现在许多中国学生都希望能够进入投行、咨询等高薪工作领域,对于这种国际组织的工作并不是非常关注。有一次,张辰和高中同学提起自己在联合国实习,同学的第一反应是,你是去做义工帮助难民吗。这种不了解使得大家不愿意去尝试这样的工作机会。

在UNEP,韩国人、日本人和印度人占了很大一部分,同时也不乏来自亚太地区其他小国家的官员或实习生。中国人的数量将将和欧洲国家的人数相近。而这些中国人中,大部分又是在海外留学的,来自中国本土的实习生少之又少。UNEP和日本及韩国的很多高校有联合项目,他们每年都会派一些同学来UNEP实习。这种联合项目也使得来联合国的工作被大家广泛认可和追求。

张辰认为国际班跨学科的培养方案和联合国的工作非常契合。在一个联合国的项目中,常常需要不同的官员相互合作,因为大家擅长的领域不同,只有合作才能共同完成好一个项目。他经常听到同事说起由于其他同事对于某些特定领域的不了解而导致工作出现问题。环境学科更是由多方面不同的因素相互影响而成的。另外,国际班重视海外经历培养,也非常有益。张辰此前在意大利的交换经历,帮助他很好地融入到UNEP国际化的环境中。

张辰非常享受他在UNEP三个月的实习工作,他想把在联合国工作当成未来的理想和目标。张辰认为联合国的工作能给他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张辰的主管前段时间的工作主要是为老挝的环境法编著提供理论支持。在张辰眼里,一个人的力量能够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这种成就感是非常让人向往的。再者,联合国的工作其实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在学校中,我们经常可以了解到某个国际谈判展开了,或者某某公约进行了补充款项。来到UNEP后,你会发现,身边的某个同事可能就在筹划着这样一个公约,某个官员可能就在对公约的款项进行修改。当自己亲身进入到这种工作环境中,会发现联合国不再神秘,而是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这也是张辰渴望在联合国 工作的原因之一。

人的价值无法用金钱和地位来衡量,在联合国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怀着对地球和人类的热爱,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力量,致力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捍卫人权的平等,寻求人类内心的幸福感和精神力量。张辰希望更多中国年轻人能够投入到联合国的工作中,在无私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编辑 高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