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著作:
1.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与政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年9月
2.城市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年5月
3.UASB工艺的理论与工程实践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0年9月
4.发酵工业废水处理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年4月
5.《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年10月
6.Integrated Anaerobic-Aerobic Sewage Treatment 荷兰海牙出版社 1995年
7.活性污泥膨胀机理的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4年9月
8.低浓度污水厌氧-水解处理工艺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1年3月
发表文章:1 王焕升,王凯军,崔志峰,董娜,.中国农村地区生活污染调查及控制模式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08,(20).
2 王凯军,陈世朋,董娜,阎中,.微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灰水试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17).
3 余杰,田宁宁,王凯军,.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探讨[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08,(10).
4 宋英豪,王凯军,倪文,.以呼吸速率为基础判断活性污泥抑制类型的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8,(5).
5 王凯军,俞金海,俞其林,.新型污泥干化/焚烧技术的试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11)
6 郭素红,邹安华,倪文,王凯军,.树脂载体厌氧附着膜膨胀床的启动及运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11).
7 王凯军,阎中,.厌氧反应器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方法学研究[J].环境科学,2008,(9).
8 王凯军,方皓,.大型高效厌氧悬浮床反应器流态模型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8,(6).
9 余杰,田宁宁,王凯军,.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的新思路[J].中国给水排水,2008,(6).
10 阎中,王凯军,.厌氧抑制动力学的表函数统一模型和实验方法[J].环境科学,2008,(5).
11 宋英豪,王凯军,倪文,朱民,.以呼吸速率为基础活性污泥抑制动力学常数的测定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8,(4).
12 王凯军,贺延龄,江翰,阎中,.厌氧悬浮床反应器的膨胀模型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8,(3).
13 陈世朋,宋英豪,崔志峰,王凯军,张景来,.沸石床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机理分析[J].给水排水,2008,(5).
14 王凯军,江翰,贺延龄,.厌氧颗粒污泥悬浮床反应器的理论基础初探[J].给水排水,2008,(5).
15 宋英豪,王凯军,贾立敏,倪文,.基于呼吸速率的BOD在线测量的基础研究[J].能源环境保护,2007,(6).
16 王凯军,方浩,.厌氧悬浮颗粒污泥床反应器流态和运行状态相关关系研究[J].中国沼气,2007,(6).
17 郭素红,倪文,王凯军,邹安华,.树脂厌氧附着膜膨胀床污泥特性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7,(9).
18 郭素红,王凯军,邹安华,方皓,.旋转流厌氧附着膜膨胀床运行及水力流态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9).
19 王凯军,.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高效废水处理技术[J].环境保护,2007,(18).
20 王凯军,.小城镇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07,(6).
21 迟文涛,江瀚,王凯军,.厌氧悬浮颗粒污泥床同时反硝化产甲烷研究[J].中国沼气,2007,(3).
22 王凯军,.国外环境技术管理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2007,(8).
23 崔卫华,宋英豪,倪文,王凯军,.SBR系统中活性污泥内源呼吸速率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7,(4).
24 王凯军,常丽春,甘海南,.厌氧颗粒污泥悬浮床反应器的研究与应用[J].给水排水,2007,(2).
25 余杰,田宁宁,王凯军,任远,.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探讨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07,(1).
26 郭素红,倪文,王凯军,邹安华,.厌氧陶粒附着膜膨胀床启动及运行实验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1).
27 杭世珺,陈吉宁,郑光灿,王凯军,王洪臣,.污泥处理处置的认识误区与控制对策[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06,(4).
28 迟文涛,赵雪娜,江瀚,王凯军,.厌氧同时反硝化产甲烷工艺研究进展[J].中国沼气,2006,(4).
29 宋英豪,崔志峰,谢恩亮,冯颉,王凯军,.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的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6,(9).
30 崔志峰,王凯军,吾理之,.AICS工艺在不同循环系统条件下污泥分布试验研究[J].给水排水,2006,(7).
31 王凯军,崔志峰,.村镇污染控制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J].北京观察,2006,(6).
32 宋英豪,王凯军,王绍堂,.用呼吸速率控制SBR反应时间的基础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4).
33 崔志峰,王凯军,贾立敏,.生态干厕[J].北京规划建设,2006,(3).
34 王凯军,胡超,.生物硫循环及脱硫技术的新进展[J].环境保护,2006,(2).
35 石宪奎,王凯军,倪文,.颗粒污泥粒径的工程测定方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
36 王凯军,胡超,林秀军,.新型高效生物反应器类型和应用[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3).
37 赵淑霞,王凯军.医院污水排放标准与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探讨[J].中国环保产业,2005,(11).
38 江瀚,王凯军,石宪奎,陈淑祥.一种新型颗粒污泥——无机核颗粒污泥的形成和机理探讨[J].微生物学报,2005,(6).
39 曹从荣,贾立敏,黄青华,宋英豪,王凯军,张强.SBAR反应器生物膜生长特性[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5).
40 余杰,田宁宁,王凯军.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05,(8).
41 曹从荣,宋英豪,黄青华,王凯军,贾立敏,张强.好氧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低浓度废水研究[J].中国环保产业,2005,(5).
42 王凯军,胡超.厌氧消化过程的系统分析方法[J].中国沼气,2005,(2).
43 江瀚,石宪奎,倪文,王凯军.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原理特征分析[J].环境工程,2005,(3).
44 杭世珺,陈吉宁,郑兴灿,王凯军,王洪臣.污泥处理处置的认识误区与控制对策[J].中国环保产业,2005,(3).
45 王凯军,宋英豪,崔志峰.SBR反应器发展的现状和趋势[J].中国环保产业,2005,(2).
46 王凯军,常丽春.我国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05,(3).
47 常丽春,王凯军.污水生物脱氮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新进展[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5,(1).
48 王凯军.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高效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探讨[J].给水排水,2005,(2).
49 江瀚,王凯军,倪文,石宪奎.有机负荷及水力条件对EGSB运行效果影响的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5,(1).
50 石宪奎,倪文,王凯军.EGSB处理玉米淀粉生产废水中试研究[J].环境工程,2005,(1).
51 崔志峰,吾理之,王凯军.新疆阿克苏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及运行[J].给水排水,2004,(9).
52 崔志峰,王凯军,贾立敏,宋英豪.交替式内循环活性污泥工艺的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4,(9).
53 王凯军.污水处理新技术的发展趋势[J].城乡建设,2004,(9).
54 常丽春,王凯军.我国医院污水处理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探讨[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4,(3)
55 迟文涛,赵雪娜,江翰,李伟涛,王凯军.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4,(1).
56 王凯军,金冬霞.悉尼奥运会对城市环境整治和景观生态建设的促进及经验[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3,(1).
57 田宁宁,王凯军,曹从荣,董克虞.污泥好氧堆肥产品(复合肥)的农田试验[J].中国给水排水,2003,(1).
58 曹从荣,柯建明,崔高峰,王凯军.荷兰的烟气生物脱硫工艺[J].中国环保产业,2002,(5).
59 王凯军.UASB工艺系统设计方法探讨[J].中国沼气,2002,(2).
60 王凯军,朱民.悉尼奥运会水资源综合利用[J].给水排水,2002,(10).
61 王凯军,王晓惠,李宝林.城市污水污泥稳定性问题和试验方法探讨[J].给水排水,2002,(5).
62 卢少勇,宋英豪,申立贤,王凯军.呼吸速率测定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8).
63 金冬霞,王凯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综合对策[J].环境保护,2002,(12).
64 田宁宁,王凯军,吴颖,孟光辉,汪宏玲.探讨利用市区浅层地下水喷洒道路[J].中国给水排水,2002,(10).
65 王凯军,宋英豪.SBR工艺的发展类型及其应用特性[J].中国给水排水,2002,(7).
66 田宁宁,王凯军,李宝林,金冬霞.畜禽养殖场粪污的治理技术[J].中国给水排水,2002,(2).
67 王凯军.城市污水污染控制技术和发展重点[J].中国环保产业,2001,(1).
68 王凯军,王晓惠,吴冰.多级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的开发[J].给水排水,2001,(10).
69 王凯军,贾立敏.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的设备化研究[J].给水排水,2001,(4).
70 田宁宁,王凯军.大有利用前景的水资源:浅层地下水[J].环境保护,2001,(7).
71 王凯军,LastA.R.M.Vander,G.Lettinga.厌氧处理的污泥稳定化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1,(12).
72 田宁宁,张海燕,王凯军,侯景岩.北京市浅层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J].中国给水排水,2001,(7).
73 王凯军,许晓鸣.丝状菌污泥膨胀理论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01,(3).
74 田宁宁,柯建明,王凯军.卧式旋转型污泥好氧堆肥装置的研制[J].中国给水排水,2001,(1).
75 田宁宁,王凯军,柯建明.剩余污泥好氧堆肥生产有机复混肥的肥分及效益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
76 柯建明,王凯军,田宁宁.北京市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和处置问题研究[J].中国沼气,2000,(3).
77 田宁宁,王凯军. 固液分离-UASB-SBR技术处理酒精糟液工程[J].给水排水,2000,(9).
78 崔高峰,柯建明,王凯军.COD/SO42-值对硫酸盐还原率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0,(4).
79 田宁宁,李宝林,王凯军,杨丽萍.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方法[J].环境保护,2000,(12).
80 田宁宁,王凯军,杨丽萍,彭应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及利用途径研究[J].环境保护,2000,(2).
81 王凯军,王晓惠,柯建明,吴冰,申立贤.厌氧处理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领域[J].中国沼气,1999,(4).
82 王凯军.城市污水处理问题与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J].城市管理与科技,1999,(1).
83 王凯军.高负荷活性污泥膨胀控制的试验研究[J].给水排水,1999,(11).
84 王凯军,王晓惠.中国水工业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的产业化分析[J].给水排水,1999,(6).
85 贾立敏,王凯军,杜兵.气提反应器在油脂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1999,(5).
86 王凯军.曝气、沉淀一体化活性污泥工艺设计方法和问题讨论[J].给水排水,1999,(3).
87 王凯军.水解与颗粒污泥膨胀床串联工艺处理城市污水[J].中国给水排水,1999,(8).
88 王凯军.氧化沟的设计方法讨论[J].中国给水排水,1999,(1).
89 王凯军,贾立敏,徐冬利.广义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与相分离反应器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给水排水,1998,(6).
90 李宝林,王凯军,申立贤,贾立敏.大型集约化猪场粪水处理现状及建议[J].中国沼气,1998,(2).
91 王凯军.厌氧(水解)—好氧处理工艺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环境科学,1998,(4).
92 柯建明,王凯军.采用好氧气提反应器处理含硫化物废水[J].环境科学,1998,(4).
93 王凯军.厌氧工艺的发展和新型厌氧反应器[J].环境科学,1998,(1).
94 王凯军,G.Lettinga. 生活污水厌氧后处理工艺研究——微氧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J].中国给水排水,1998,(3).
95 王凯军.厌氧内循环(IC)反应器的应用[J].给水排水,1996,(11).
96 王凯军.发达国家环境生物技术研究规划简介[J].给水排水,1996,(9).
97 陶涛,王凯军,许晓鸣.水解池-稳定塘工艺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J].环境科学,1993,(5).
98 王凯军.统一的活性污泥丝状菌型膨胀理论[J].环境科学,1993,(2).
99 王凯军.厌氧间歇回流法评价城市污水可生化性[J].中国给水排水,1993,(1).
100 许晓鸣,王凯军,陶涛.水解池-稳定塘工艺越冬技术措施研究[J].环境科学,1991,(4).
101 王凯军,刘玫,郑元景.低能耗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1988,(5).
英文论文102 Wang Kaijun etc.The Development of Anaerobic Treatment Process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EA7.4),Asian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ngress1997:180~188
103 Wang Kaijun etc.Anaerobic(Hydrolysis)-Aerobic Biological Process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China,ProceedingsofThe8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naerobicDigestion,May25-29,1997;SendaiInternationalCenter,Sendai,JapanVolume3:272~275
104 Wang Kaijun,G.Lettinga,The Hydrolysis Up flow Sludge Bed(HUSB) and the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lanket(EGSB)Reactors Process for Sewage Treatment,ProceedingsofThe8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naerobicDigestion,May25-29,1997;SendaiInternationalCenter,Sendai,JapanVolume3:301~304
105 Grietje Zeeman,Wendy T.M.Sanders,Kaijun Y.Wang etc.Anaerobic Treatment of Complex Wastewater and Waste Activated Sludge—Application of an Up flow Anaerobic Solid Removal(UASR) reactor for the removal and pre-hydrolysis of suspended COD.,IAWQ.NUR Conf.Advanced Wastewater Treatment.Sept.1996:225~232
106 Wang Kaijun,Lettinga,Alteration in domestic sewage characteristics upon aging*,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1994,5(3):231~239
107 Tao Tao,Wang Kaijun etc.,REMOVALOFRECALCITRANTORGANICCOMPOUNDSINSYSTEMOFHYDROLYSISTANK-STABILIZATIONPOND,ProceedingsofInternetionalSymposiumonSanitaryandEnvironmentalEngineeringOct.3~5,1992,Chongqing,China,:133~139
108 Wang Kaijun etc.,A study on hydrolysis tank—stabilization pond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CHINAENVIRONMENTALSCIENCE,Vol.3No.2:150~158
109 Xu Xiaoming.Wang Kaijun etc.,Hydrolysis Tank - Stabilization Pond System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Water Treatment,6(1991),ChinaOceanPress-PrintedinBeijing:425~434
110 Wang Kaijun.Zheng Yuanjing.,Hydrolysis(-Acidification)-Aerobic Biological Process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ater &Wastewater,JULY11-15,1989,Beijing,China:500~504
111 Sheng Guangfan.Wang Kaijun.,ConsiderationsfortheManagementStrategyofWaterPollutionControlinChina:78~87
申请专利、注册软件:1.国家发明专利“城市污水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1988,CN86106883,排名2,主要合作者:郑元景;刘玫 负责并参与了城市污水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的试验研究、机理完善、设计推广等系列工作。在三十多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数百个工业废水厂得到应用。
2.国家发明专利“交替式内循环好氧生物反应器”, 2005,CN1569688,排名1,主要合作者:贾立敏;崔志峰 提出交替式内循环活性污泥工艺概念,指导多个研究生的实验工作,负责交替式内循环好氧生物反应器的设计,应用等工作, 在十多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得到应用。
3.国家发明专利“过滤式高效分离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2006,CN1721342,排名2,主要合作者:贾立敏 提出新型反应器的概念、参与了过滤式高效分离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的试验研究。在5个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应用。
4.国家发明专利“污泥干化、焚烧处理方法及集成装置”2007,CN200710070060,排名2,主要合作者:俞其林、俞林明、潘小成 提出城市污水污泥干化、焚烧拼装式反应器的技术概念,通过研究喷雾干燥预处理技术,形成国产化在技术体系。一个污泥处理厂得到应用。